S136模具鋼的等溫退火
模具鋼等溫退火的工藝過程是將需退火的模具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亞共析鋼加熱到Ac3以上,共析鋼和過共析鋼加熱到Ac1以上)保持一定時間,使其奧氏體化和奧氏體均勻化。然后放入另一溫度稍低于Ac1的爐中,或在原加熱爐中使模具鋼迅速隨爐冷至稍低于Ar1的溫度進行等溫。在等溫過程中奧氏體將隨所采用等溫溫度的高低而轉變成所需要的層片厚薄適宜的珠光體或球化體。當轉變完成后,即可從爐中取出空冷。
模具鋼等溫退火的工藝過程包括三個階段:奧氏體化加熱和保溫:速冷至等溫溫度并保持一定時間;出爐空冷。選擇奧氏體化溫度除與模具鋼有關外,還須根據技術要求和模具鋼的原始組織來調整。例如較高的奧氏體化溫度可以促進形成層狀組織;較低的奧氏體化溫度容易得到球化體。奧氏體化后模具鋼的等溫溫度應根據最終所欲獲得的性能,從該鋼種的奧氏體等溫轉變上來確定。例如等溫溫度距A1越近,所獲得珠光體的層片越粗(模具鋼的硬度越低);距A1越遠,則珠光體的層片越細(鋼的硬度越高)。所以,為了得到最軟的組織,可采用較低的奧氏體化溫度和較高的等溫溫度。但須注意,選擇等溫溫度時還需考濾過冷奧氏體完成珠光體轉變的時間,也就是應盡量選擇所需時間較短而又能獲得所需硬度的等溫溫度。此外鋼在等溫溫度所保持的時間應較等溫轉變圖上所標明的時間要長些,這樣可以保證過冷奧氏體的轉變完全。尤其是截面較大的鋼材更應如此,因為從奧氏體化溫度冷卻時必須有一段時間,鋼的心部才能冷至等溫溫度。等溫后其組織已轉化完成,此時鋼從爐中取出,無論用什么冷卻方式,其組織不會有變化。不過冷卻速度太大,鋼材可能因受力而發生變形。所以通常多在空氣中冷卻。退火時。對于溫度的控制和準確性,都必須有較高的要求。
等溫退火也可以用來防止中白點的形成。
模具用合金滲碳鋼也進行等溫退火。奧氏體化溫度為930~940℃,即比隨后的滲碳溫度略高一些,這種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滲碳過程中發生的任何變形,轉變開始于610~680 ℃左右,經過2~4h轉變完成。得到組織的是鐵元素和珠光體。對大多數切削加工工藝來說是合適的。
在鋼材生產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利用等溫退火,如高合金鋼的鋼錠或熱軋鋼胚,當自由冷卻到室溫時,容易出現裂紋,在這種情況下,可將熱的鋼錠或鋼胚放到溫度為700℃左右的等溫退火爐中(該溫度相當于鋼的珠光體轉變溫度),轉變完成以后再自由的冷卻到室溫。
蘇州浩凱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專業銷售:S136、NAK80、CR12、38CRMOAL、CR12MOV、SKD61、SCM440模具鋼和鋁材等,積極鑄造成為江蘇優質的原材料供應基地,專業、專注、品質,值得信賴!